我們不是神經病,也都是神經病


前不久因為製作了一篇Winona Ryder的90s穿搭風格介紹文,重新翻了她的資料,也把1999年的< Girl, Interruption > 看了一回。老實說,比起電影所要傳達的內涵,我覺得更像是她當時內心狀態的敘述。就連片頭她的旁白 : 你曾否混淆過夢境與現實? 或身上明明有錢卻順手牽羊? 也應證在數年之後她的真實人生中。瞬間爆紅的機運,大家都讚誦著她星路坦蕩,然而對一個年輕的女孩來說,一切來的太不真實。周遭的恭維和笑容有多少是真?多少是假?無法分辨真心的世界已經令人恐慌,不安的情緒只能在甜美的笑容裡如雪球越滾越大,焦躁地產生了尋死的念頭。

整部電影穿梭在crazy girl的迷幻內心和女精神病院的場景,跳脫這類題材給人神經質、驚悚黑暗的既定印象,反而多了些溫馨和潛進更深層的內心活動。劇情沒有太大的波折,每個女精神病患都看起來正常,Winona想說的應該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苦衷和故事吧! 只是有人因為一些原因,使得本身的性格特質加強得更加鮮明,這是她對crazy的定義。懷著不同背景的我們經歷獨一無二的人生體驗打磨成現在的模樣,又是否能接受自己全部的缺點? 如果以個人色彩的濃豔度來評斷一個人是否神經病,我的論店點是我們可以都是瘋子,也可以是都沒瘋。端看從哪個視角去說明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Her history

戀夏2日

秀場後台